有一位媽媽在網(wǎng)上發(fā)出求助,引發(fā)了眾多家長的討論:
這位媽媽陪孩子做數(shù)學借位減法,講了好幾遍兒子都搖頭表示不懂。
媽媽只好又講一遍:
當個位不夠減時,就要向十位借1當作 10 個 1,懂了嗎? 這次兒子沒搖頭,而是弱弱地問: 那要是十位不肯借怎么辦? 這個問題,如果是你,你會怎么回答呢? 很多時候,家長們使出渾身解數(shù),十八般武藝全用上了,孩子表面上看起來似懂非懂。等到讓他自己重新再把題目做一遍時,一番奮筆疾書后,卻總能巧妙地避開所有正確答案,不該錯的地方依舊照錯不誤。 此刻,“渡劫”失敗的家長們一定會忍不住在內(nèi)心咆哮: “講了這么多遍,這么簡單的題,為什么孩子還是聽不懂!?“ 不是“渡劫”,而是“知識詛咒” 有一種“渡劫”,叫做輔導孩子作業(yè)。冥冥之中,仿佛是受到了詛咒一般,任憑家長們絞盡腦汁吧,這知識怎么就是不進腦子吶? 其實,這并不是孩子笨,也不是家長教得不好,而是我們成年人習慣以成人的數(shù)學思維來對孩子進行數(shù)學啟蒙。如果我們很熟悉某個對象的話,那么我們很難想象,在不了解的人的眼中,這個對象是什么樣子的。這種認知上的偏差被心理學家稱為“知識詛咒”。 尤其是一些本身職業(yè)是教師的家長更容易受這種認知偏差的影響。因為教師在教授自己擅長的學科內(nèi)容時,課堂上重復多次的知識已經(jīng)是融會貫通、熟記于心了,自然是不覺得有什么難度。 但是,在面對剛接觸這一科目或是學不好這一科目的孩子時,往往不能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,習慣性地將自己的思維方式套用在孩子身上,自己所認為的想法,別人也應該覺得和自己一樣。所以,才會發(fā)出“我覺得不難啊,怎么就聽不懂呢?”這樣的疑問。 所謂會學的不一定會教,自己學習和教會別人,運用的還是不同的知識。 借不借呢?孩子眼里,這是個人際問題 很明顯,圖片里提問的媽媽是想用“借”這個詞來擬人化地表達兩位數(shù)加減法的運算過程,孩子自然也是以擬人化的思維來理解這個詞(內(nèi)心os:“我都不認識十位,和它不熟,萬一不借我怎么辦?”)。 然而,這并不代表孩子不會算數(shù),做不出來題的關鍵是在于孩子沒有真正理解“數(shù)位”的概念。 根據(jù)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認知發(fā)展發(fā)展理論,低年級孩子的思維正剛剛進入具體運算階段。這一階段發(fā)展最典型的標志就是孩子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,能夠運用符號進行有邏輯的思考活動,開始出現(xiàn)類似成人的邏輯,但仍然局限于對具體事物的推理上。 所以,當媽媽告訴他個位不夠要向十位借時,孩子就是會從“借”這個行為的本身意義去理解,“借和還”是一種常見人際關系,孩子自然就把數(shù)字看作是單獨的個體。那么問題來了?有借就有還,孩子可能又會產(chǎn)生疑問: 很多老師和家長在教孩子“借一位”時,常常時只教“怎么借”,卻不教“為什么借”,而恰恰孩子不理解的就是“為什么借”的問題。 有些孩子平時成績不差,但是每次考試成績卻很不穩(wěn)定,相同類型的題目有的時候能做對,有的時候卻做不對。這就是因為在不知其意的情況下,機械地刷題,沒有理解做題的原理,一碰到?jīng)]刷過的題型就露餡了,學習的知識變成虛有其表的“空中樓閣”。 家長應該怎么做? 面對這樣的問題,家長們首要做的不是糾正孩子的思維,而是遵循他們這個階段的思維方式,把對他們來說抽象的概念,具體化地表達出來,這樣孩子才比較容易接受。 1、明確學習對象:學習的接收者是學習者——孩子,而不是你。 2、換位思考問題:不要只從個人的角度,而要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問題。 3、尋找溝通方法:從學習者的角度構(gòu)思溝通方法。 有一位家長就給出了范例: 借用大富翁游戲中的紙幣,綠色100元代表百位,橙色代表十位,白色紙條代表個位。由此,讓孩子自己動腦筋將個位、百位、十位組合排列成長紙條上所寫的數(shù)字。 還有一位家長利用孩子熟悉、喜歡的事物,比如餅干來進行教學。 在日常生活中,你可以常??吹?,無論是學校用的教科書還是市面上賣的教輔書,小學低年級的數(shù)學題大部分都會用具體物體的數(shù)量來表達數(shù)字。比如,3個蘋果、5個梨子、10朵花等等。因為這種具體化的表達更符合低年級兒童的思維方式,便于他們理解。 輔導作業(yè)這個“劫”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摸索、解決問題,不然“一劫兩渡”,孩子痛苦,家長也痛苦。 因此,家長們在輔導孩子作業(yè)時,請記得“蹲下來”和孩子說話,換位思考,從孩子的視角看問題,才能找到解決孩子問題的方法。